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历经一个甲子,“枫桥经验”已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生动实践。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的美丽“枫”景,“鸠”在这里生动上演。
领导包案,实现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
“感谢检察机关专程到我村里帮助我解决问题,我因为这件事郁结已久,现在也该放下了。我息诉罢访!”经过多方调解,信访人吕老汉(化名)感慨的说。吕老汉因与邻居发生冲突受伤,对不起诉决定不满,多次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2022年2月,鸠江区检察院依法受理后,组建由检察长包案的化解工作专班,通过审阅资料、走访调查、梳理分析,全方位对原案及次生信访案件进行复盘溯源,找准症结,厘清思路,综合运用释法说理、带案下访、上门听证等举措,“一揽子”解决道歉、赔偿、调解问题,既解法结,又解当事人的“心结”,此案分别入选全国、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鸠江区检察院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推动建立 一案“一个包案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工作预案”的“三个一”工作机制,注重源头预防、前端化解,降低矛盾隐患。积极践行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承诺, 7日内程序性回复率100%,3个月内办理过程和结果答复率100%,推动初信初访工作向群众困难实质性解决、矛盾实质性化解方向深化。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可见可感
检察听证是群众感觉司法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鸠江区检察院以常态化、规范化建设,激活听证促进高质效办案、落实普法责任、促进矛盾化解的重要作用。聘请15名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等人士组成的听证员队伍,同步注意发挥值班律师作用,积极探索“即访即听”,将简易听证作为践行“枫桥经验”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已举行简易听证79件。针对信访人年老体弱、身患疾病、行动不便,或因亲友邻里纠纷等引发的信访案件,积极开展“走到群众身边、群众参与其中”的上门听证,力促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纠纷解决在当地、释法说理到一线。
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用检察温度破局解困
“谢谢检察官姐姐,进入大学以后,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进一步深造,以后也要学习法学专业!”获鸠江区检察院支持起诉后,今年9月,小明(化名)顺利走进了理想中的象牙塔。鸠江区检察院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坚持精神与经济双重救助,办理此案时,不仅通过支持起诉帮助小明拿回父亲的车祸赔偿金、追讨爷爷奶奶赡养费,还根据特殊的家庭情况,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实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
鸠江区检察院积极探索构建“检察+”多元化救助模式,通过加强内外联系协作,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建立信息衔接共享机制,延伸救助服务触角等方式,落实应救尽救,今年以来,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5件,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22万元,帮助36个当事人解决实际难题。
下一步,鸠江区检察院将坚持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检察履职办案全过程,不断提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权益的检察能力和水平。